欢迎访问唐山骨质瓷地理标志保护中心!
唐山骨质瓷工艺
唐山骨质瓷工艺

骨质瓷有令人称赞的外观和内在性能,离不开它复杂而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,因此,骨质瓷工艺复杂、生产难度大、制造成本高,对每一位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。使得唐山骨质瓷拥有了远远超过其他瓷种的非凡价值。

1.原料高纯

骨质瓷的原料高纯贵重,只有生长在纯天然牧场洁白无瑕的牛骨,不受任何金属物污染才能入选。唐山骨质瓷的主要原料来自保护区食草动物的骨炭,坯料配方中铁、碳含量极少,原料的高純和精製,使骨质瓷更具有透光性和柔韧性,质地坚硬而不易碎裂,外观更加美丽实用,声音清脆如铃。

唐山骨质瓷所用的骨炭,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才能使用。首先在9001000℃的溫度下用蒸汽蒸煮脱脂,然后在11001250℃高温下煅烧,经球磨机细磨,再经水洗、酸洗、除铁、烘干后制得磷酸三钙含量达到98%的骨粉。磷酸三钙,化学式Ca3(PO4)2,将磷酸三钙应用于陶瓷制品,不仅瓷器更为美观,而且还有利于健康。

中国骨灰瓷器GB/T13522-92的质量标准,是适用于以磷酸三钙为主要成分的日用骨质瓷,且要求瓷胎中的磷酸三钙含量不低于36%。唐山骨质瓷坯料中的骨炭含量一般在42%以上,使瓷胎中的磷酸三钙含量足以达到38%,高于国家标准36%的技术要求。因此这也是鉴别骨质瓷惟一可靠的方法。有的制品在原料中加入少量的骨炭,外观看上去虽然具有高白度、半透明、胎体薄等特点,但瓷胎中磷酸三钙含量根本达不到国家标准,因而其品质与骨质瓷完全不同。

2、工艺精湛

骨质瓷在生产工艺方面,最大的困难是成型困难、烧成范围窄。为此,其制造工艺比普通瓷更为复杂、严格。由于骨质瓷的坯料中的骨炭含量高,而骨碳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,水磨加工时,羟基溶出而呈碱性,水洗和酸碱中和使骨碳呈中性,便于保证泥料成型性能。水洗要反复进行23次,直到出磨前骨浆的PH值接近7为宜。骨质瓷要求产品无缺陷,就必须保证每一个环节和工序准确无误。这是任何普通瓷都难以做到的。

在骨质瓷成型方面,骨炭含量越高,生产难度越大,这也是骨质瓷的珍贵之处。骨质瓷使用42%以上没有塑性的骨炭,其坯体配方中粘土总量较低,比普通陶瓷相比塑性较差,成型较为困难。生产中采用多种方法来增加坯料的可塑性:如使用高可塑性粘土;使用有机增塑剂;增加颗粒细度。

在白瓷烧成方面,骨质瓷采用二次烧成工艺。第一次烧成,将合格的青坯装入匣钵在素烧窑进行烧制,素烧温度在12401255℃,烧制后的产品称为“素瓷”(或骨子);第二次烧成,将釉坯装入匣钵在釉烧窑进行焙烧,釉烧温度在11001150℃,烧制后的合格品称为“白瓷”。骨质瓷的二次烧成工艺有别于传统陶瓷的二次烧成。素烧后的素瓷需要进行拣选和磨光、热喷涂釉等工艺,它较好的解决了高温变形和釉面光泽问题。在装烧时,使用传热快的薄壁仿形匣钵,采取扣烧、撑口烧等工艺,有效地解决了骨质瓷烧成范围窄、收缩大而出现软塌变形问题,同时也保证了骨质瓷的器形规整。


防伪查询
  • 查询电话:xxxxxxx